关注霍山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564-5032730
广告

四月芳菲花正艳 深耕细研果微甜——衡山镇西城中心学校参加市优质课比赛活动报道

2024-05-07 20:30:59

来源:霍山县衡山镇西城中心学校   作者:霍山县衡山镇西城中心学校

阅读:2630

评论:0

举报

[摘要] SUMMER HAS ARRIVED耕 耘“万物”静待芳菲夏天就要到来了~2024年春,正是春风拂面、百花绽放的美好时节,我校也迎着春光,组织多位老师参加市县级各学科优质课比赛。最是一年春好处,秣马厉兵正当时。我校有11位老师积极报名参加城区教研片选拔赛,有7人进入县赛,县赛后5人入选市赛,他们分别是王晓晶(道

SUMMER HAS ARRIVED

耕  耘

“万物”静待芳菲

夏天就要到来了~

2024年春,正是春风拂面、百花绽放的美好时节,我校也迎着春光,组织多位老师参加市县级各学科优质课比赛。
最是一年春好处,秣马厉兵正当时。我校有11位老师积极报名参加城区教研片选拔赛,有7人进入县赛,县赛后5人入选市赛,他们分别是王晓晶(道德与法治)、杨康(语文古诗词)、郭奇璇(语文阅读课)、项晨(信息科技)、梅丽君(美术)。


深耕展未来




从2024年4月10日道法比赛开始到4月27日的语文比赛结束,我校的五名老师全部参赛完毕。

参赛教师围绕新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出发,确定教学任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多种教学活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学校青年教师指导团黄虎主任充分运用教研团队的力量,组织相关老师参与研讨交流,赛前秣马厉兵,在比赛抽签后还进行远程指导,选手们不仅得以信息技术支持,更学到了教学设计的框架建构和细节雕琢。


课堂展示显风采




在赛课中,每一位参赛教师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打磨教学语言,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让人欣喜的专业成长,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分享促成长




行稳致远,回顾整个赛课季,老师们感慨万千,现将五位参加市级比赛教师的所思所感、心路历程,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共勉,共进步。

PART 1

一场山海一道法 一门技巧一平实

衡山镇西城中心学校  王晓晶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立夏之初,当拂过面颊的轻风带着些许暖意,我正式接到了六安市教科院的通知,在充满希望的六月,将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奔赴省城,参加安徽省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大赛。

回顾过去的一个半月,从片区赛选拔到县级赛,再到市级比赛,我一路艰辛,不断挑战,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县区赛 一波三折

三月初,刚接到优质课大赛的通知起,我就处于“心绪不宁”的状态。新的锻炼和学习机会来了,参加与否?因为自2021年首次参加小语优质课,近两年我就一直在不停地赛课“折腾”中,尽管成绩良莠不齐,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我个人专业素养飞速成长的阶段。
由于自己工作范畴的原因,再三考虑后,我还是决定参加优质课大赛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但我相信“立德树人”课程理念以及学科间的融通性,为此,我从研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始。
当拿到片区比赛文件时,我就傻眼了,因为比赛是两项内容--“说课+时政述评”(各15分钟)。硬着头皮上!在每天完成教学任务后,我就仔细学习道法课程相关内容和教师用书,同时上网查阅资料,观摩优秀教师上课视频,终于有了自己的点滴感受,在片区赛中,我顺利进入县赛。但由于对“时政述评”赛制的生疏,在县级比赛中,我临时更改新的内容,学校陆晓维副校长、黄虎主任组成指导团队,对我适时进行调整和指导,让我在县级比赛中脱颖而出!

二、市级赛 挑战自我

进入市级道法大赛,我参加的是“说课”环节。因赛制的规定,我又“被迫”更改课题。没时间犹豫,来不及抱怨,说换就换,全部重来。为此,我推翻了以前的内容,重新投入到新的课题研究中。
非常幸运在西城中心学校这个大平台,赛前,中心学校陆晓维副校长、黄虎主任抽出白忙时间,对我的说课进行细致修改,无论从说课的流程、语言的表达,还是小到课件中的个别误字、语速及神态等,都逐一耐心教导。县教育局周帮余主任,也非常重视我的备赛情况,亲自来到学校,对我的说课进行面对面地指导,让我越来越“胸有成竹”。
在市级比赛时,我现场观摩了各县区其他选手的比赛,让我明白了“高山仰止”,惟有博采众长。比赛期间,学校领导和同事,也在不断为我加油鼓劲,正是有了这温暖大家庭的力量,我才信心满满,勇于挑战自我,终于“破茧成蝶”,我超越了自己,喜获说课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推荐参加省级比赛。

三、迎未来 沐光而行

蜕变源于历练。努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幸运的我,从三年前的小语优质赛课开始,一路有刘晓梅主任、佘成玲主任等优秀教育前辈的慷慨引路,让我在赛中学,磨中练,夯基础,励成长!
“相信光、追随光,才能成为光。”曾经的我,每每谈及“优质课”,嗤之以鼻,总觉得是“表演课”。孰不知,一节完整的课,无论是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还是每个过渡语的衔接、甚至学生的不同观点表达,都考验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而这正是我们教师锻炼成长的契点。
向前看,路漫漫其修远,人生总是在奔赴下一场山海中,我会坚定学习,钻研教学,将技巧化为平时,一步一个脚印在教育之路上扎实走下去,沐光而行,奔赴未来!


   

衡山镇西城中心学校   郭奇璇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里,我有幸参加了2024年六安市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优质课教学比赛,一路走来收获了知识,丰富了经历,磨练了意志,同时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我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砥砺深耕,臻于至善。备赛初期,经过研究单元主题,文本内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知识水平、兴趣视野等了解,我选定《手指》一课。它所在的第八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课文的风趣语言”,而《手指》一课是丰子恺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这一课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兴趣?第一课时中如何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一系列问题萦绕心头。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初步设计了教学设计。
 团队力量,助我成长。人们常说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根植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我非常自豪我正成长于这块沃土。县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晓梅老师专业引领,全程指导。第一次听课就给出了设计“五指比美”任务的建议,让学生的学变被动为主动。每一次磨课,校青年教师培养团队都会走入课堂,课后黄虎主任更是尽心尽力帮助我雕琢每一个板块,完善每一个细节,他幽默有启发性的语句正与这堂课不谋而合,使我受益匪浅。
行路艰难,反思不足。从镇级比赛都县级赛课再走上六安市的舞台我经历了大大小小十余次的磨课。磨教学流程、教学思路、教学理念,磨每句话甚至每个动作语气。课件前前后后修改了十几次,一遍遍推到,一遍遍重建。一个个灯光漂白了四壁的深夜,一个个不知东方既白的凌晨,我都在苦苦思索。我深知教学理念不够与时俱进,我深知教学经验不足,课堂驾驭能力不足,我深知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掌握不足......
时间酿酒,百味成花。成绩属于过去,成长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旅行。于漪老师曾说:“自己是在用一生的时间备课。”我想赛课,不仅赛的是课,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更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初心!
有梦不觉天涯远,扬帆起航再出发。


向下扎根 向阳生长

衡山镇西城中心学校 项晨

四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在尽情地伸展着枝叶,展现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而在这个美好的月份里,我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教学洗礼,从片区选拔到县级比赛,再到市级比赛,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成长。

向下扎根

这次信息科技优质课比赛是新课改后的首次尝试,这无疑增加了比赛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当我第一次拿到比赛文件时,我对其中的许多内容感到陌生和困惑。但是,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我深入研究的动力。我深知,只有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
为了备好这节课,学校组建了一个专业的团队,我们一起研读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围绕小学信息科技实验教学基本目录来确定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碰撞思想,激发灵感,共同为打造一节优质的信息科技课而努力。同时,县教育局的信息科技教研员何凤娟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让我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突破自我

在比赛过程中,我经历了编程、实验设计、说课、答辩、上课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我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全面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上好一节课的不易。但是,正是在这些挑战中,我不断成长和进步。
经过这次比赛,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还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深刻认识到,要想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必须像植物一样,“向下扎根,向阳生长”。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每一节课的内涵和价值。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同时,我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向阳生长

回首这个月的历程,我深感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在挑战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前进的方向;在磨砺中,我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坚定地走在“向下扎根,向阳生长”的道路上,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以赛促教 以美育人 与美同行

衡山镇西城中心学校  梅丽君

春暖花开时节,学科赛课信息传来,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报名参加了比赛,最终我的说课《艳丽的大公鸡》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幸运地通过了片区和县级选拔,成功晋级上市。这次赛事也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研员们的高度重视,特地为我们制定了市赛模式的磨课计划,期望我们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从最初报名时的惴惴不安到每次磨课改课后的信心满满,再到最后的全力以赴上〞战场”。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却感觉十分漫长。
正式比赛的前一天,早上九点钟抽到课题后,便马不停蹄的前往宾馆备课、准备材料。经验丰富的吕苑老师争分夺秒地帮我查找资料,准备道具,为我设想并解决课堂上会遇到的一切“突发状况”,黄虎主任更是不厌其烦的远程协助,为我一遍遍理清思路,帮我的课件和教学设计润色修改,团队的陪伴也给与我强大的动力和底气。第二天正式上课的时候,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调试课件、摆放展板教具、分发材料……但一节好的公开课绝不是根据你的稿子,学生全面配合你。学生是自主思考的主体,我们要允许他说出他的想法,不怕说错,在学生不停说不停思考的过程中,就是教师教育机智生成的最佳时机。这也是突破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因此我的这堂课呈现出来的课堂效果可能与我们的预期存在了一定的差距,但好在完整结束。心里压了这么久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学大比武”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次智慧与能力的疯长时机,是每个学校综合能力的对决,更是为教师成长搭建的激励平台。
赛课虽然已经结束了,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却一直在路上。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同行,他们都在熠熠生辉。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年轻的我们更需要加快脚步,一直往前行。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都需要我们钻研教材,拿出上好公开课的精神,一点一滴的进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


以练入心促成长

西城中心学校   杨康

情动而词发,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情。本人有幸参与2024年市小语优质课古诗词组说课比赛,在烟花三月时节齐聚叶集二小。虽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一路走来,感慨万千,既有团队助力的感动,也有个人努力的艰辛,更多的还是参与活动后的收获与反思。
本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规格高。县局领导高度重视,形成上下联动,县教研室刘晓梅老师更是全程跟踪指导。刘老师心系每一位参赛选手,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通过微信线上交流指导。小树成荫得益于阳光雨露,每位参赛选手的成长都有刘老师的一份功劳。本校语文教研团队更是给力,成立结对帮扶机制。指导团团长黄虎主任,既是有情怀的资深语文老师,也是热爱马拉松运动的跑者。在整个过程中,黄主任俯下身子耐心指导,倾囊相授,每一次改稿都让我恍然大悟,更有耳目一新之感,说课稿次次都有质的飞跃,让我不禁被黄主任的文学功底和人格魅力所折服。
《芙蓉楼送辛渐》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作者是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在江边送别好友辛渐的场景。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对本诗的认识由内到外入深,从诗人芙蓉楼上与好友分别体会诗人的孤独,从诗人的生平简介入手理解诗人的孤寂,从诗句景物的描写中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从借典明志中体会诗人高尚纯洁的精神品格。期间我经历了说课稿一遍遍推翻重来,一句句反复斟酌,虽有熬夜的辛苦,但更多的是获得知识的喜悦,破茧化蝶的欣慰。不参与不知其中苦,参与了方知其中乐。
一路说课,遍布荆棘,从镇级到县级,再到市级比赛,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更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首先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对新课标的研读,目前为止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所以说课中没有准确把握每一环节的理论基础,缺乏理论的支撑,显得空洞而无力。其次是教学理念落后,对于课后说课没有理解透彻,导致自己整体跑偏,尤其是说流程中,还是简单说整堂课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没有站在课堂之上从整体上把握,导致说课冗长而乏味。最后是个人能力和态度的问题,自己存在前后鼻音和边鼻音发音不准的问题,而且语言表达上缺少感染力,问题由来已久,但我一直不想着去克服,导致说课语言平淡,不能调动听众情绪。一次比赛是教学能力的缩影,通过比赛也能认识到自身的缺陷。我将以本次比赛为契机,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越挫越勇,争取更大的进步。


研学路上携手并进,追梦途中奋勇向前。



字:黄   虎

片:参赛教师

辑:谌   雨

审:陆晓维

审:赵   丽







关键词: 说课 黄虎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